是谁在利用你的偏见?

是谁在利用你的偏见?

1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面试的内容,评论区有个女读者问我为什么不写写对性别的看法。

挺难过的。

没有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种情况一般在简历阶段就结束了,还到不了面试阶段。

而且这种偏见很隐蔽,你都见不到面试官,当然不会感受到面试官对性别的偏见。

在其他地方见到这个面试官的时候他可能对女性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你永远不会知道他因为你的性别和年龄就把你的简历丢进了垃圾桶。

有些残酷,是无声无息的。

这个世界上的偏见有很多种,有的偏见经常被人挂在嘴边,有的偏见很少被说出来,因为这不政治正确,但是受到偏见的人却一直在默默被伤害。

施加偏见的人还不让你喊疼,因为“我可没这么说”。

对,但很多人悄咪咪地把事情给干了。

一个人为什么会被消费主义洗脑?

答案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可能是因为金钱观出了问题,可能是因为受过往经历影响,情况是很复杂的。

但如果用性别偏见解释起来就很快,只需要回答一句话:因为她是女性。

推而广之,你为什么开不好车?因为你是女性啊;

你为什么年龄一到就要回归家庭?因为你是女性啊。

这种违背逻辑的肤浅思维一旦固化,人们就会觉得这是真理。

它们还经常会被逆用,变成因为你是女性,所以你一定会被消费主义洗脑。

甚至于如果你不喜欢买买买,反而会成为一个异类。

人们还会告诉你,不是偏见错了,而是你错了。

这就是社会,你要适应社会,因为社会从来就是如此。

但从来如此,那便对吗?

2

我讨厌谈论男权女权,我觉得这都Low了。

从来没有男权女权,大家都是人,是人权,人权,人权。

另外说现实的,从社会运转的角度而言,对女性的偏见是反生产力的,偏见越深,社会的总财富就越受损害。

这个结论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就能推出来,一个社会是需要生产和消费的,而男女加在一起,才是生产和消费的总和。

只有男性+女性,才有社会的总生产;

也只有男性+女性,才有社会的总消费。

如果把某个性别的所有人都拿掉,造成的结果一定是社会运转失灵,然后直接崩溃,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一栋大楼拿掉一半的承重墙还不倒,这不是科学,这是玄学。

这种影响不是简单地把人口砍半就能算出来的,这是做乘法不是做加法,一个乘数是0,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归0。

只有单一性别的社会都是无法延续下去的,无论是哪个性别,对人类社会来说都缺一不可,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无法比较也不应该去比较谁更重要。

没有谁错谁对,更没有谁比谁高贵。

少了任何一半,社会都运转不下去,但加在一起,就得到了我们的整个世界。

无论是对女性的偏见还是对男性的偏见,都是在用性别偏见去限制一个占据社会总资源一半的群体的生产和消费。

这是一件在数学意义上赔掉裤衩子的事情。

即使不谈道德上的问题,这笔经济账也算不明白。

3

即使抛开所谓人类视角,单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看,歧视女性、搞男女对立,也是一个很奇怪的思路。

一方面,如果说性别矛盾源自对资源的焦虑,那不同性别之间就更应该相互配合,一起做大蛋糕,进而一起分到更多的蛋糕了。

把精力都花在抢蛋糕上,你不一定抢得过别人,但最后蛋糕的总体量一定是变小的。

该吃撑的人还是能吃饱,原本还能吃饱的人可就得饿肚子了。

另一方面,同一性别只能证明某些生理特征上的相同,但同一性别内的不同人之间的区别,其实要远大于不同性别的差别,甚至有时候要大于不同物种的区别。

一个男性打工人看着他刚刚喜提保时捷的男老板,一定不会觉得对方和他是同一个阵营的。

而同样刚刚被老板逼着加班而且还不给加班费的女同事,他看着说不定还更同病相怜一点。

众生皆苦,没有哪个性别生在乐土。

同性别,不一定同利益;

不同性别,也不一定就有利益冲突,说不定还是天然盟友。

既然男女之间本没有天然矛盾,对女性的偏见到底是怎么来的?是谁利用了人们思维上的懒惰,强化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答案也很简单,挑逗男女矛盾,实际上是一种转移其他矛盾的手法。

女性之所以受到职场歧视,简历被面试官弃如敝履,不是因为面试官是男性,而是因为老板需要你长时间加班。

傻叉影视剧之所以灌输女性之间都是虚假友谊的思想,天天用宫斗思维去解读女性关系,也不是因为编剧是一个对女性有偏见的男性,而是因为制片方觉得这么拍足够狗血,收益稳定。

大量的女性久为偏见所苦,但真正的始作俑者却被掩盖在性别矛盾之下。

表面上是性别和主义,背地里都是交易和利益。

说到底,大家不过是打工人而已。

既然都是打工人,那就更不应该有什么性别偏见,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打工人不欺负打工人。

大家就应该一起摸鱼,一起干老板,一起争取自己的利益。

4

当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就是由偏见构成的时候,这个人是很难分辨清楚什么才是正、什么又是偏的。

就算内心再坚定不移,时间久了也可能会质疑自己的判断,觉得我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那些年龄偏见,性别偏见,职业偏见,其实是对的,错的人竟然是我?

这就是环境同化的力量。

旁观者觉得看破这些很简单,但当局者承受的压力远不是外人所能想象。

要对抗偏见,靠呼吁异性的行动不够的,因为偏见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世界,甚至来源于自身。

虽然从逻辑上来说,无论男女都是对女性的偏见的受害者,乃至整个社会都被这种偏见所损害。

当然,最直接的受害者依然还是女性自身。

甚至到后面,一些女性自己都认输了,开始习惯这种偏见,不但自己放弃了和偏见作战,还劝其他同性也认命。

同性的施压,比异性的歧视更危险,因为它就来自你的周围,来自你身边可能很熟悉很信任的人。

女性要对抗外界的偏见,首先需要的就是自己能够偏爱自己,用偏爱对抗偏见,不再为讨好外界标准而扭曲自己的本心。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别人想让你做的事情,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不是别人认为你应该有的样子。

自强则万事皆强,自爱则天地偏爱。

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认同自身的价值的时候,就能够明心见性,不再被世界的偏见带跑偏。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

此后,你还需要和那些无处不在的偏见作战,并且不一定会赢。

但起码你没有认输。

不认输,你就还有机会。

而认输了,就真的没机会了。

5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看《乘风破浪的姐姐》,里面的姐姐们性格各异来历不同,身上挂满了各种标签,但她们身上的共同点,在于都没有向偏见认输。

虽然这些姐姐中,有很多是大众眼中的人生赢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也是一群因为偏见而被行业抛弃的人。

一群女演员,到了这个岁数,要么就是接不到片约了,要么就是只能演戏份很少的配角,演女主角的妈妈,婆婆,演一个大妈。

不是说演妈妈婆婆或者大妈不行,而是她们明明到了演技打磨得最饱满的时候,却失去了成为主角、站在聚光灯下的机会。

因为资本觉得观众喜欢看少女,觉得她们没有流量了,所以中年女演员就是当不了主角。

但她们没有认输,没有携带着前半场的赞誉乖乖离去,而是选择聚在一起,冒着砸招牌的风险重出江湖,对抗偏见。

或许不能叫重出江湖,因为她们本来就没有退过,只是被偏见阻挡了光芒而已。

对考拉海购来说,它的目标用户正是这样一群独立的、自强的女性。

根据平台调查,考拉海购的资深用户主要居住在一二线城市,以企业高管、创业者,或是从事互联网、金融等高压高竞争的行业为主。

她们本就是反抗世俗对女性偏见的成功者和范例,自然会需要一个不一样的、能和她们站在同一边对抗偏见的平台,满足内心不妥协的需求和标准。

考拉海购所做的那些事情:

无论是让用户放心海购的正品保障;谙熟用户心理让用户无需费力选购的精选商品;还是区别于传统电商货架式采购的、如逛自家后花园一样的惊喜体验,都是在提供一种悦己的可能性。

当她们不再为讨好外界煞费苦心,而是想要为自己活一次的时候,就能有合适的地方取悦自己。

这种可能性不一定要选,也不一定能选得到,但是得有,因为“有得选”,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尊重。

世界没有留给她们的,考拉海购愿意打造。

这是她们选择考拉的理由,也是她们对考拉的要求。

正如同节目里的姐姐们,她们用一场场对偏见的战争的胜利,教会了市场尊重女性的价值。

所以才有了考拉海购投放《了不起的姐姐》,在节目里植入“姐姐的礼物”,请姐姐们为年轻的女孩提出更多建议和鼓励,并且从宁静到张柏芝,一路延续“姐姐策略”。

这既是姐姐们的战果,也是考拉海购在展现自己的品牌态度:

尊重她们的胜利,并且为对抗偏见送上武器。

这种尊重不是买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因为她们的自强、因为她们对世界的改变而得到的,从今往后的所有女性都可以受益。

只有你自己用力赢得的东西,别人才不能轻易拿走。

6

偏见如重山,越过一层还有一层。

即使《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功了,她们用事实证明了女性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失去被喜欢的资格,观众也绝非只青睐于年轻女孩,但还有新的偏见在等待着她们。

就好像宁静的“静静式需求“被认为是一种挑剔,被称为“不老女神”的张柏芝,依然会被认为在某个年龄段就应该做或者不做什么事。

但这些偏见,或许已经不再是桎梏,因为她们成功打破过一次,就能继续打破无数次。

去年双十一的时候,考拉海购和宁静合作,为“静静式需求”正名:

这不是挑剔,而是忠于内心的标准。

今年六一八的时候,考虑海购又找了张柏芝,谈自己遭遇过的偏见,并且借张柏芝之口,说出“用偏爱战胜偏见”的策略,鼓励所有女性对抗来自社会的各种偏见。

保罗柯艾略在《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里写:

当你全心全意地想实现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来帮你实现。

 

在这群姐姐身上,乃至所有不甘于被偏见所困的女性身上,这句话或许已经成真了。

当她们全心全意地去打破偏见的时候,全世界也会来帮她们。

还是那句话,谈论男权女权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利益。

———————–

文章转载与公众号: 半佛仙人

本站(自由幺幺@)文章来源自网络及用户投稿,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you11.com/11201.htmll;

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 764969235@qq.com 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

本站资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资源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

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