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原标题:钟睒睒:卖水的首富
作者:何加盐  来源:公众号“何加盐”
ID:ihejiayan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1
钟睒睒出生于1954年。小学时,他跟着父母下乡到诸暨,在农村长大。
 
由于他的刻意低调,关于他的童年,未见任何资料记述。只知道他读到小学5年级,就辍学,被送去学泥瓦匠,后来又学木匠。
 
时间倏忽到了1977年,钟睒睒23岁。在农村当个泥瓦匠或者木匠,一辈子可能也就这样过去了吧。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但是命运又给他开了另一扇窗。那一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钟睒睒的妹妹钟晓晓报名参加高考,他也激动地跟着报了名。
 
但是,凭着他小学五年级的水平,要考上大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连考了两年,每次都离最低录取线差二十多分。最后只好放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钟睒睒也成为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浙江开放大学)第一批学生。我未能查到他的具体入学年份和该校当时的学制,只知道学校的官网上写着他是“198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
 
电大是业余学习体制,钟睒睒此时另有正式的工作。随父母回城后,他先是在浙江省文联负责基建管理工作,后来转到《江南》杂志社。
 
很巧的是,当时杭州有一个长得像外星人的姓马的高考落榜生,正蹬着三轮给出版社运杂志,其中主要的一本,就是《江南》。也有资料说他俩当时都住在浙江省文联宿舍的同一栋楼。如果这一说法属实的话,那日后的中国两大首富,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交集了。
 
在省文联和《江南》没待多久,钟睒睒就进入了父亲早年曾经工作过的单位:《浙江日报》,在该报农村部当了一名记者。
 
1985年1月,刚过30岁生日不久的钟睒睒,取得了人生第一个重大成就:他的一篇报道,火遍了全国。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钟睒睒当时的大作/图源:涌金楼
 
顺理成章地,钟睒睒也成了风云记者。如果在媒体行业一直做下去,前途应该会很不错。
 
但是,他离职了,成为浙江省新闻记者“下海”的第一人。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2

钟睒睒的第一份事业,完全是文人的想法,而且志向极其远大:要办新中国第一份私营的报纸。
 
他做了充足的准备:物色好了编辑、记者;联络好了供稿的各领域专家和实业界人士;甚至拿到了统一刊号CN46-0014;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发了创刊启示。
 
1989年7月1日,这份名为《太平洋邮报》的报纸发行了第一期。但是,《太平洋邮报》的起飞之日,也就是坠落之时。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期,就成了最后一期。钟睒睒前期的所有投入全部打了水漂,只能另寻出路。
 
他做起了蘑菇种植基地。
 
但没想到,他种的蘑菇根本就不适应海南的气候,种来种去都不成功,只好关闭。
蘑菇种失败后,钟睒睒又改卖窗帘。那时是海南的基建热潮期,窗帘生意很好做,慢慢地有了一点眉目。
 
好不容易攒下几万块钱,钟睒睒又回过头去搞他心心念念的养殖业,这一次是养对虾。结果不久又赔得一塌糊涂。
 
当时,老家杭州有一个工厂,做了一种产品热销到全国,正在各地招代理商,他拿下了这家工厂在海南和广西两省的代理权。主要代理的产品叫做: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图片来源图虫,与内容无关
看到这钱这么好赚,钟睒睒就一心想赚更多,把货串到与海南隔海相望的广东湛江去卖。
 
凡是采用过代理模式或者做过经销商的都知道,跨区串货是大忌,是商家绝不可能忍受的。所以钟睒睒此举被娃哈哈发现后,代理就做不成了,只好再做其他的。
 
不过此时,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也有了经商的经验,缺的只是一个市场机会。
 
很快,他就找到了这个机会:保健品。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3

1993年,钟睒睒成立了一家名为“养生堂”的公司,进入到保健品行业。
 
他精心设计了“寻找十大类千名病友”、“百名抗病勇士”和“百名特困病友” 寻访、“100%野生龟鳖海南寻真”等一系列事件营销,再加上当时马家军正在大力推广“中华鳖精”,使得“龟鳖养生”这个概念大火特火,所以养生堂龟鳖丸很快就做起来了。当时,仅浙江一省,一个月都可以卖到2000多万的销量。
 
龟鳖丸做起来后,为了扩大保健品业务版图,他看上了浙江一家生产保健酒的老牌企业。经过谈判,对方同意200万元卖给他。
 
 考察时,结果厂子没看上,却相中了厂子旁边的一汪湖水,那就是千岛湖。
 
千岛湖原本没有湖。新中国大干水利的时候,围截新安江,建成了新安江水库,后改名“千岛湖”。
 
但普通人与商人的不同就在于:普通人去了,只不过感叹一声“这水真好”;而商人去了,却想着把这水变成商品。
 
钟睒睒马上改变主意,不做酒,就做水。
 
1996年,他成立了“新安江养生堂饮用水公司”(1997年变更为“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拿下了千岛湖水的独家开发权,开始了卖水生涯。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4

钟睒睒刚开始也做纯净水,但同时,有了千岛湖水在手,他也推出了主打产品:天然水,并起了一个日后将传遍全中国的名字:农夫山泉。
 
2000年4月24日,养生堂公司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本来是借当时在千岛湖建成了亚洲最大单体水厂做一个宣传活动,但是在发布会上,钟睒睒突然抛出了一个大新闻。
 
他说,经科学实验证明,纯净水对人的健康无益,为了对消费者健康负责,养生堂不再生产纯净水,全部生产天然水。
 
随后,养生堂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攻势。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广告内容是老师带着小孩做科学实验,用两瓶水分别浇灌两朵水仙花;一周后,浇灌天然水的水仙花比浇灌纯净水的要长得好。在广告末尾打出字幕:养生堂宣布,停止生产纯净水,全部生产天然水。
 
更厉害的是,钟睒睒继续采用了他特别擅长的事件营销:在全国范围内选择21个城市的2700所小学,开展“争当小小科学家活动”,“小科学家”的主要“科学活动”,就是做水对比试验。
 
让小学生去做这样的“科学实验”,用来暗示天然水比纯净水好,确实是对科学精神的伤害而不是促进。所以,钟睒睒当时弄的这些广告和活动,引来了巨大争议,也就不足为怪。
这件事情本身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超级事件营销。在钟睒睒高超的营销技巧带动下,农夫山泉越卖越好。
 
在2000年结束时,农夫山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9.63%,成为中国瓶装饮用水的第一品牌。此后的大部分年份,它都保持了第一或者第二的位置。目前依然占据着这个领域大概1/5到1/4的市场份额(不同年份会有波动,大体在这两个数值左右)。
 
除了农夫山泉这个品牌之外,钟睒睒还推出了不同领域的多个品牌,并创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宣传语。例如朵而胶囊的“以内养外,补血养颜”、清嘴含片的“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农夫果园的“喝前摇一摇”等,都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此外还有“尖叫”、“水溶C100”、“成长快乐”等,也都打造成了全国知名的品牌。
 
从这个成绩来看,钟睒睒是中国商人中当之无愧的营销高手,与段永平、史玉柱等以营销见长的知名企业家相比,亦不遑多让。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5

一个商人,如果一辈子能做成农夫山泉这么一家企业,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但是对钟睒睒而言,农夫山泉只是他事业版图中的一部分而已。
 
另一个部分,是相对不大为人所知的生物制药。
 
1991年,当钟睒睒还在海南卖娃哈哈时,在两千六百公里外的北京,一家名为“北京万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中日合资企业成立了。
 
后来,这家企业经过几次股权变更,到2001年时,由香港新维全资拥有。
 
此时,农夫山泉已经名满天下,钟睒睒已经成为中国水业大亨,养生堂则从保健品切入到医药行业,与厦门大学有生物医药方面的密切合作。
由于万泰此前也一直与厦门大学在这方面合作,所以钟睒睒也知道这家公司。当他听说香港新维想把万泰卖掉时,立马就接手过来,用1710万元,换得了万泰95%的股权。
 
纳入养生堂旗下的万泰公司,主要是从事体外检测的试剂、仪器和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对于研发人员水平的要求非常高。他在厦门大学找到了一位名叫夏宁邵的研究人员。
在夏宁邵等一批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万泰研发出了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病毒快速诊断试剂。后来,万泰逐渐成长亚太最大的艾滋诊断试剂生产基地,也是酶联免疫试剂领域的隐形冠军;这两年,又研发出我国第一个有自主产权的宫颈癌疫苗。
 
只不过,由于这些都不是大众日用品,所以不像农夫山泉那样为大众所熟知,也少有人知道万泰与钟睒睒的关联。
 
但投资市场却知道其价值。2020年4月,万泰生物上市,受其宫颈癌疫苗即将上市的消息助推,加上新冠疫情对疫苗行情的利好,市值很快就突破千亿。
 
而根据万泰生物的招股书显示,钟睒睒直接或间接拥有公司83.56%的股份。这一下子就让他置身于中国最有钱富豪之列。
 
但钟睒睒的露富之旅,才刚开了一个头。
 
5个月后,农夫山泉在香港上市,市值超过4000亿港元。钟睒睒拥有的84.4%的股份,让他一下子成为中国首富。
 
虽然由于股价的实时波动,钟睒睒在半个小时之后就掉落到第二名,但是这已经足以让他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是在这时,才知道农夫山泉的老板姓钟,而且这么有钱。但他古怪的名字,依然让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读。我相信看本文的读者,大部分应该也是第一次知道“睒”原来念作“闪”。
 
当很多人还在热议“半小时首富”的时候,随着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股价的不断上涨,钟睒睒在不久后悄悄地重回了中国首富的位置。
 
在福布斯2021年全球富豪榜上,他以689亿美元的身家,名列世界十三,中国第一;在胡润2021全球富豪榜上,以5500亿人民币,排名世界第七,中国第一。
 
在两个富豪榜上众多以高科技、互联网起家的大佬之中,这个主业是卖水的人,显得尤其特别。
 
卖2块钱的生意,最后竟做了半个小时的首富,他凭什么?
6

我曾多次写过,人都是复杂的,商人尤其复杂。钟睒睒就是典型的代表。
 
他正式上学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后来拿个电大文凭,由农民而变成了文人,成为了顶尖的新闻记者。
而作为一个文人下海从商,又做成了最厉害的商人。在中国所有创业的文人里面,他是商业上最成功的一个,没有之一。
 
他的脾气很差,动不动就对下属发火。在企业的绩效评价表上,高管对他的打分最低的就是脾气不好,不善于倾听。
 
但是他对人又很好。曾经是他笔下人物、后来与他一起创业的洪孟学,虽然已经于几年前去世,但是三个子女和一个孙女至今占有农夫山泉2.381%的股份,按现在市值,价值约90亿人民币。他的妹妹钟晓晓和钟暶暶,妻子卢晓萍的哥哥姐姐,也都占有一定的股份,加起来高达6.44%,合200多亿人民币。
 
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农夫山泉捐赠了200多个车皮水给灾区,钟睒睒冒着余震的危险,在映秀、北川等地待了8天9夜。当时酒店已经震成危房,不让住,他签了生死自负的承诺才住进去。回杭州后,在机场面对记者询问灾情,他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在事业上,他起家是靠着“龟鳖丸”,这在商业上虽然成功,但是从社会价值而言并不值得夸耀。在那个阶段,他是一个以利益为重的商人,但未必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企业家。
 
进入饮用水行业后,他一方面展示了令世人惊叹的高超营销技巧,创造了多个教科书般的经典广告,但另一方面也四面出击,几度成为行业公敌。
 
他精心炮制的“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弱碱性水对人体更好”等概念,虽然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是已经影响了无数消费者的心智,让他们认定为这是毫无可疑的真理。竞争对手对此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
 
在生物制药行业,大众并不知道他的存在,但是他却悄悄地成为了细分领域第一,并给国人多次带来检测试剂或疫苗方面的福音。
 
他的成功,除了营销之外,更厉害的,也许是战略眼光和定力。
 
从钟睒睒的一生,我看到了一条非常明显的进化之路。
从小学生到电大生,这是学历的进化;从泥瓦匠到新闻记者,这是职业的进化;从失败的文人到成功的商人,这是事业的进化;从卖龟鳖丸到做疫苗,这是价值的进化……
现在的钟睒睒,已经做成了两家千亿级别的上市企业,并且拥有了全中国人里最多的财富。但这,就是他人生的最巅峰吗?
他的未来,还有没有更高的追求?如果要继续进化,超越现在,他会做什么,又该做到什么程度?
我看不透,也猜不到。
只能说:拭目以待。
—end—

文章转载与公众号: 新说钱

本站(自由幺幺@)文章来源自网络及用户投稿,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you11.com/16000.htmll;

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 764969235@qq.com 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

本站资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资源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

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