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需要一个秦始皇

这几天我一直没睡好,因为我的枕头被阿半坐了一下。
 
这个枕头原本是一个用着特别舒服的记忆棉枕头,但自从被阿半坐过之后,它就失忆了。
 
它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圆润饱满的大枕头,永远地变成了大饼模样。
 
对普通人来说,遇到这种事可能再买个枕头就好了,但是作为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挂号都要精英门诊的甜野男孩。
 
到底什么枕头才是适合我的最优解呢?
 
为了找到梦中情枕,我下载了各种购物app,不管是有品、没品、严选、松选,还是猫猫狗狗,狮子老虎拼刀刀,结果枕头没找到,程序下了一大堆,占了整块屏幕。
 
连续几夜,我在各大平台里反复横跳,来回穿梭,最终我放弃了。
 
我发现,它们压根就不想让我找到最优解。
 
互联网需要一个秦始皇
 
同样一款枕头,不同平台有不同的价格,有不同的优惠,有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满减,有不同的红包和会员,一个误判,就会导致自己错过最具性价比的方案,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
 
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男人,我发现,互联网的水越来越深了,信息差甚至已经大到让我买个枕头都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头晕的地步。
 
我们的互联网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互不联网”的一个个信息孤岛?
 
原本极大的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互联网,为什么如今却成为了新不对称的制造者?
 
1
 
互联网,到底是为什么而存在的?
 
在互联网的蛮荒年代,有人说,互联网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分享。
 
无数的知识,海量的信息,都被贮存在互联网当中,任人取用,让无数的普通人,能够享受更便捷的服务,更快速准确的消息。
 
可以说,最初的互联网,就是要让信息不再那么不对称。
 
那个时代,是以百度为首的搜索引擎的黄金时代。
 
无论是谁,上网冲浪的第一步就是打开浏览器,只靠一个搜索引擎,就能找到互联网上几乎全部的内容。
 
但进入到移动时代后,APP的诞生,直接改写了整个互联网的玩法。
 
各大公司发现,原来飘忽不定、面目模糊的站外流量,现在只需要一个程序,就能验明用户的真身,精确到具体的人,收集到他们的所有数据,喜好和习惯,最后用算法和大数据推荐内容,把用户培养成再也离不开自己的“私域流量”。
 
这时,所有公司都明白了,电脑端也就图一乐,真要搞互联网,还得看APP。
 
原本谁都可以浏览的内容,现在必须得有APP才能体验完整的功能,恨不得放个屁都得先让你下个APP。
 
为此他们甚至还会阉割网页端的服务,一篇完整的内容,就只给你看一点看一半,非常的欲拒还迎,引人入套。
 
背后的故事极其暖心。
 
互联网需要一个秦始皇
APP的兴起,还导致了互联网几乎所有的功能都被细分,切割,大公司搞“流量鱼塘”,小公司搞“流量鱼缸”。
 
要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被大大小小的巨头,中头,小头把控着,为了保证所谓的业务模式健康,他们把“业务护城河”挖的又深又宽,把护城墙搭的又高又宽。
 
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的互联网,被割裂成碎片化的“王国”,那些优质的内容和生态,被从互联网中割离隐藏,变成某家独享。
 
百度在这个时候也开始走向落寞:
 
他发现,信息孤岛之下,引擎再好也搜不到别人家的内容,抬眼望去,互联网上已无信息可抓。
 
大公司把我们的正常需求分割拆解,收为己有,一步步造成了我们今天“互不联网”的局面。
 
干饭要去外卖APP,吃瓜要去新闻APP,聊天吹水要去社交APP,要是看小姐姐小哥哥,还得去短视频长视频APP。
 
每个领域都有大大小小不同平台的app等着你,他们每一家,都把用户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尽可能的去榨取我们身上的每一分价值。
 
那个打开网页就能连接整个互联网世界的时代,永远的过去了。
 
各大企业画地为牢,导致我们需要的信息越来越难以被有效的检索,汇总,筛选,信息差被人为拉高,互联网好不容易给人们拉平的那点信息,最终又被拉回来了。
 
兜兜转转,一切,又回到了最开始的模样。
 
搜索引擎,来到了一个大变局的前夜。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
 
在碉楼遍地、高墙林立的互联网围城中,想要破局,必须知道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简单,快速,直给,“所见即所得”。
 
不需要下载各种乱七八糟的APP就能满足我们生活中的各项需求,而不是转跳转跳,不停的转跳。
 
这才是今天的互联网,应该提供给我们的东西。
 
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转型成一个更能“聚合”,更会“服务”的综合性平台,那么这个“痛点”就会变成一个更大的机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蛰伏许久的百度很清晰的看到了这一点,开始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8月6日,百度APP宣布品牌升级,提出了“百度一下,生活更好”的新slogan,聚焦生活,提供服务。
 
把所有功能整合起来,一站式解决。
 
通过一个APP,就能满足用户衣食住行的多种需要,外卖,打车,充话费,订酒店,叫保洁等等多种服务。
 
点好几个APP才能做的事,现在可以一站式解决,减少我们的决策成本。
 

甚至还能直接咨询各领域专家,咨询意见,获得科普,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信息差。
 
这或许才是互联网的原教旨主义。
 
除了互联网精神的“文艺复兴”,百度还整了个花活。
 
百度APP邀请龚俊作为新的品牌代言人,发布了一个BGM非常魔性洗脑的小短片:
 
 
“电影机票订酒店,先百度一下”
“情感法律找专家,先百度一下”
“健康知识权威答,先百度一下”
 
三句话,让你听了三句话。
 
如此魔性的演出,很快就在B站掀起了一大波二次创作:
 
鬼畜区也纷纷沦陷,被各大up主们整出了飞出大气层的好活:
 
 
可以说,百度APP洗脑宣传片之所以能在B站这个年轻人为主的平台疯狂传播,正是切中了当代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底层期望。
 
8月18日的世界大会上,百度APP发布了龚俊数字人虚拟形象和龚俊AI语音包,更好的缩短品牌与年轻受众之间的距离。
 
百度APP反攻的策略非常清晰:
 
过去是搜索直达答案,让用户“知道”,现在是搜索直达需求,让用户直接触达“服务”。
 
3
 
从提供知识,到便捷生活,百度APP的迭代进化,也反映了互联网浪潮冲刷过后的时代脉络。
 
从一个浏览器,到几百万个APP,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几个超级APP,互联网的每一次变化,背后都是用户不变的核心诉求:
 
简单、高效、丰富。
 
所有的产品设计,最终都会围绕这几条标准的周围,或上或下。
 
谁的服务更好,谁最能让用户省时省力,谁才能继续跑向下一个时代。
 
眼看着高墙筑起,四面环河,我们的互联网在“藩镇割据”之下,变成了一片内容极其丰富的信息荒漠。

为了理想也好,为了生存也罢。

我们需要更多让世界有所改变的“破壁人”。

 
道阻且长不重要,成功与否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不断为之努力,有人曾经来过。
 

文章转载与公众号: 牛顿顿顿

本站(自由幺幺@)文章来源自网络及用户投稿,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you11.com/18298.htmll;

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邮件联系 764969235@qq.com 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

本站资源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资源原作者所有,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

若作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与本站无关。